|
|
|
|
直到資料寫入輔助對等端為止,寫入主要磁碟區的作業都不算完成。 |
只要使用資料已寫入主要磁碟區和非同步佇列,就表示寫入作業已完成。 |
|
網路延遲必須很低,您的應用程式回應時間才不會顯著地受到每個寫入作業之網路來回時間的影響。同時,網路的頻寬也必須足夠處理應用程式尖峰寫入期間所產生的寫入流量。若網路無法隨時處理寫入流量,應用程式回應時間就會受到影響。 |
只要佇列尚未填滿,回應時間就不會因網路而有所改變。 網路連結的頻寬必須可處理應用程式一般寫入期間的寫入流量。在應用程式尖峰寫入階段期間,大量的寫入作業會寫至本機非同步佇列,之後在網路流量允許時再寫入輔助對等端。在爆量寫入流量超出網路限制的期間,只要正確地設定非同步佇列的大小,應用程式回應時間可以降至最低。 備註:若非同步佇列已滿並設為封鎖選項,應用程式的回應時間可能受到影響。 |
|
同步複製會透過廣域網域 (WAN) 在發生長期延遲時提供高資料可用性。 |
非同步複製提供高效能和可用性與所有資料副本的延遲同步作交換。 |
|
同步複製可能會顯示增加寫入回應時間,特別是在大型資料組或是長距離複製時 (由於需要時間傳送資料和傳回確認,寫入作業會導致更多延遲)。 |
|
|
由於每個資料變更會即時地複製到輔助對等端,輔助對等端的寫入順序會與主對等端一致。 |
視延遲、佇列大小和寫入數量而定,輔助對等端會落後主對等端。 當磁碟區群組在主要對等端時,寫入順序會保留在輔助對等端的磁碟區間。 |
|
同步模式最適合用於資料磁碟區,其在輔助對等端上不允許發生任何資料遺失。 |
非同步模式最適合用於資料磁碟區,其在輔助對等端上會允許某種程度的資料遺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