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talling Linux on ZIP disk using ppa ZIP Drive Mini-Howto John Wiggins, [email protected] v0.7, 26 January 1998 中文翻譯 許遠明, [email protected] v0.7-1, 10 March 1998 本文僅適用於列表機介面版的 ZIP 機,安裝可攜式或備份的 Linux 系統在 ZIP 磁片上。 1. 聲明 NOTE: 因沒有 IDE 版的 ZIP 機,所以我不懂該機工作原理,也請不要問我。 安裝 Debian 的部份基本上只是拷貝(原作者的內容),沒有做什麼修改。 可能有 些指令會重複。 本文假設如下: 你有印表機版的 ZIP 機 ( 因 ZIP Plus 有兩種連接方式,我假設亦可使用。) 你已經安裝並可使用 Linux 了, 本文不是用於第一次安裝 Linux 的情況。 你的核心(Kernel)已有 ppa 支援,或有 ppa 模組(Module)且已經載入。 --------------------------------------------------------------------- 譯註: 本譯者對於因翻譯或原文內容所造成的任何的狀況或損失,一概不負任何 責任。 (國內的讀者可能會對於上面的聲明覺得很奇怪,譯者看過許多不可思憶 且可笑的事,為了免除不必要的困擾,請勿見怪。) --------------------------------------------------------------------- 2. 介紹 本文分為四部分,每部分描述如何使用印表機版的 ZIP 機在一片 100MB 的 ZIP 磁片上安裝最基本的 Linux 系統。 第一部分描述如何設定 ZIP 磁片,適用於 Red Hat 和 Slackware 的版本上。 第二、第三、第四部分則分別描述如何在 ZIP 磁片上安裝 Red Hat 4.2, Slackware 2.2 和 Debian 1.2。 NOTE: 我了解到現在 Red Hat 5.0 已經發行,但在課業和工作中,(先讓我這 麼說吧),在我有空在上面努力可能已經是五月底了。 而且我也希望能測試出 其他的版本。 2.1. 新東西 我終於有足夠時間來更新本文件,(雖然我真正應該準備一個社會學考試。) 感謝那些送 email 給我意見的人。 本文件中新增的部分: . Debian 版本 . 在磁片上的 LILO . 新版的 Red Hat (4.2 Biltmore) . 網路的設定 (For Red Hat,未測試) 2.2. 文件慣例 . 表示下列文字是命令: ==> . 表示一些值得注意的東西: ------------------------------------------ NOTE: ------------------------------------------ . 表示是螢幕的內容: ------------------------------------------ ------------------------------------------ . 譯註: ------------------------------------------ 譯註: ------------------------------------------ 2.3. 更新 雖然機會很少,若有任何的更新,請檢視 http://comp.uark.edu/~jwiggins/linuxZIP/ --------------------------------------------------------------------- 譯註: 如原文作者相同,譯者也很忙,雖然機會很少,如有任何的更新,請檢視 中文文件計劃網頁: http://www.linux.org.tw/CLDP/ ---------------------------------------------------------------------- 2.4. 參考資料 . Installation-HOWTO . SCSI-HOWTO . NET-3-HOWTO . ZIP-Drive (mini-HOWTO) . ParPort kernel patch (gives access to pass-through printer-port) http://www.cyberelk.demon.co.uk/parport/ ----------------------------------------------------------------- 譯註: 部分的參考資料有中文版,請檢閱中文文件翻譯計劃網頁: http://www.linux.org.tw/CLDP/ ------------------------------------------------------------------ 2.4.1. 感謝和提供者名單 . Slackware 2.2 感謝 Michael Littlejohn. Debian 1.2 感謝 John D. Blair . LILO 的資訊和許多其他的內容感謝 Darcy Boese 和 Javier Rodriguez 3. 設定 ZIP 磁片 (適用於 Red Hat 和 Slackware 版本。) 在開始之前先確定你可以使用 ZIP 機; 在 kernel(核心) 中有支援 ppa 或是安裝 ppa 的模組(module)。 有一個簡單的方法可以檢查: ==> dmesg 假如 dmesg 的內容相當長,你可以管式輸送(pipe)到 more 。 ------------------------------------------------------ 譯註: 即是 ==> dmesg | more ------------------------------------------------------ 下列是我的輸出的一部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scsi0 : PPA driver version 0.26 using 4-bit mode on port 0x3bc. scsi : 1 host. Vendor: IOMEGA Model: ZIP 100 Rev: D.08 Type: Direct-Access ANSI SCSI revision: 02 Detected scsi removable disk sda at scsi0, channel 0, id 6, lun 0 SCSI device sda: hdwr sector= 512 bytes. Sectors= 196608 [96 MB] [0.1 GB] sda: Write Protect is off sda: sda1 sda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假如你看到的東西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scsi : 0 hosts. scsi : detected total.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示你有 SCSI 的支援,但沒有發現 ZIP 機。 3.1. 分割(Partitioning) ZIP 磁片 要分割 ZIP 磁片,執行 fdisk ==> fdisk /dev/sda 下面列出我設定的分割表(Partition tabl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isk /dev/sda: 64 heads, 32 sectors, 96 cylinders Units = cylinders of 2048 * 512 bytes Device Boot Begin Start End Blocks Id System /dev/sda1 1 1 81 82928 83 Linux native /dev/sda2 82 82 96 15360 82 Linux swap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因為我想要能夠使用這個(ZIP 磁片)在任何機器上,我決定要有一個 Swap 分區 (Partition)。 3.2. 格式化(Formatting)和掛載(Mounting) ZIP 磁片 在執行 fidsk 之後,格式化新的分區(Partition): ==> mke2fs -c /dev/sda1 最後你將需要掛載上 ZIP 磁片: ==> mount /dev/sda1 /iomega -t ext2 --------------------------------------------------- 譯註: 你也需要格式化 Swap 分區: ==> mkswap -c /dev/sda2 --------------------------------------------------- 3.3. 建立開機磁片(Boot disk) 因為 ppa (印表機埠)版本的 ZIP 驅動程式不是真正的 SCSI device(裝置),即它 不是可開機的裝置。 所以需要一個核心(kernel)含有 ppa 支援而不是模組化的 開機磁片。 3.3.1. 設定和製作核心(Kernel) 首先你需要設定(Configure)和製作(Make)一個核心(kernel),其中要有啟動 ppa 支援的設定而不只是設定成可載入式的模組。 為了要有 ppa 的選擇,選擇 SCSI support: -------------------------------------------------- SCSI support (CONFIG_SCSI) Y/m/n/? -------------------------------------------------- 另外,SCSI disk support: -------------------------------------------------- SCSI disk support (CONFIG_BLK_DEV_SD) Y/m/n/? -------------------------------------------------- 最後,在 SCSI low-level drivers 之下是 ppa support: ---------------------------------------------------------------------- IOMEGA Parallel Port ZIP drive SCSI support (CONFIG_SCSI_PPA) Y/m/n/? ---------------------------------------------------------------------- 再一次提醒,確定不要包含 ppa 成為模組(module)而是要在核心(kernel)中。 另外,因未使用 parport kernel patch (見 4.1), ppa 驅動程式不允許 ZIP 機上的被動式埠給印表機使用,你可能必須在 parallel printer support 上 選擇 no: -------------------------------------------------------- Parallel printer support (CONFIG_PRINTER) N/y/m/? -------------------------------------------------------- ------------------------------------------------------------------ NOTE: 關於 ppa 驅動程式進一步的資料,請參考 ZIP-Drive mini-HOWTO。 ------------------------------------------------------------------ 一旦設定好核心(kernel),製作(make)核心: ==> make dep; make clean; make zImage 新的核心(kernel)應該出現在 arch/i386/boot/zImage。 3.3.2.1. 安裝 LILO 對於那些必須或是不管如何就是要有數個核心((kernel)在同一張磁片上的人, 或僅是要能夠傳參數(例如單一使用者模式),我收到 email 關於如何在磁片上 安裝 LILO。 3.3.2.1.1. 建立 ext2 檔案系統 在磁片上建立 ext2 檔案系統,只要做和 ZIP 磁片相同的命令: ==> mke2fs -t /dev/fd0 3.3.2.1.2. 拷貝基本的檔案 再來是確定有一個目錄(directory)可做掛載點(mount point),和掛載軟碟 (我使用 /mnt/floppy): ==> mount /dev/fd0 /mnt/floppy -t ext2 為了要可順利開機,你需要用你現在安裝好的 Linux 中 LILO 使用的相同檔案。 ------------------------------------------------------------------ NOTE: 這些檔案是從我的機器中出現的位置,可能不是每個人的都相同。 ------------------------------------------------------------------ ==> cp /boot/boot.b /mnt/floppy ==> cp /boot/map /mnt/floppy ==> cp /usr/src/linux/arch/i386/boot/zImage /mnt/floppy/vmlinuzDESK 現在為了建立 LILO 的 config 檔案,我忘了要有 liloconfig 這個程式 (感謝 Javier Rodriguez 提供這資料)。 首先給在 ZIP 磁片上的那些核心建立 LILO 的 config 檔案 (/mnt/floppy/lilo.conf)。 下面是我使用的,能讓我同時有不 同的核心可測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oot=/dev/fd0 map=/mnt/floppy/map install=/mnt/floppy/boot.b prompt compact timeout=50 image=/mnt/floppy/vmlinuzLAP label=Laptop root=/dev/sda1 read-only image=/mnt/floppy/vmlinuzDESK label=Desktop root=/dev/sda1 read-only image=/mnt/floppy/vmlinuzDESK label=rescue root=/dev/hdc1 read-only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有兩個核心,一個是給需要在核心中有數學模擬程式的筆記型 486,另一是 給我桌上型電腦用。 其中 rescue 是為了讓我可緊急開機到硬碟上。 最後,在軟碟仍然掛載時,執行 LILO 去安裝到軟碟上: ==> lilo -C /mnt/floppy/lilo.conf 一旦 LILO 被安裝好在磁片上,跳過下面兩個步驟,除非你喜歡再做一遍。 3.3.2.2. 單獨核心的安裝 --------------------------------------------------------------- NOTE:這不適於 LILO 的安裝。 --------------------------------------------------------------- 拷貝新造的核心(kernel)到軟碟上: ==> cp arch/i386/boot/zImage /dev/fd0 或 ==> cat arch/i386/boot/zImage > /dev/fd0 是的,雖然有許多方法可以拷貝核心到磁碟片上,但最後的方法是有一些神祕, 也是我的最喜歡的。 試著不要忘記 '>',除非你喜歡看二元檔案。 :) 3.3.2.2.1. 設定軟碟的根目錄(root)和 swap --------------------------------------------------------------- NOTE:這不適合於 LILO 的安裝。 --------------------------------------------------------------- 一旦核心在軟碟上,你需要設定根目錄設備(root device)到 ZIP磁片上: ==> rdev /dev/fd0 /dev/sda1 我不確定下一個選項是否必要,但我不管如何還是做了: ==> rdev -s /dev/fd0 /dev/sda2 ------------------------------------------------------------------ 譯註: 根據作者的 ZIP 磁片分割法,/dev/sda1 是 Linux 的分區,/dev/sda2 是 swap 分區,若你的方法不同時,則必須改變 sda 後的數字為正確的分 區號碼(Partition number)。 ------------------------------------------------------------------- 4. Red Hat 4.2 的安裝 任何跟電腦有關的東西,三個月的可被認為是過時且需要更新。 因為我無法 總是有時間隨著新版的推出而更新本文件,我會盡我最大的努力試著做到至少 每二版更改一次。 至於其他的發行版(Distribution),除非作者們願意送更 新的來,它們將維持跟現在的內容一樣。 4.1. 個人的設備 在安裝時,我擁有且使用 . Kernel 2.0.30 . Imoega ppa disk drive (印表機埠版的 ZIP 機) . Red Hat 4.2 4.2. 套件((Package)的安裝 當我第一次試圖安裝 Red Hat 到一片 ZIP 磁片時,我覺得直接使用 Red Hat 的安裝(啟動)磁片(boot disk)會比較容易。 然後我做了。 我做到非常接近到 建立一個開機磁片,甚至經由 email 從 Red Hat 裡許多的人那得到幫助。 但 最後在我發現 rpm 中有 '--root' 的選項時,我開始放棄這整個計劃。 4.2.1. 要安裝那些套作(Package) 在閱讀在一個我在 Red Hat 的備份站(Mirror)上找到的一個檔案時,我發現那些 是要安裝的套件。 那個檔案可以在任何備份站(Mirror)上的 redhat/redhat-4.2/i386/RedHat/base/comps 內找到。 在這安裝中,我想要包含網路的支援。 但因為 Red Hat 的 X視窗網路設定方 式,我將必須手工調整,或是相當手動地試著去設定在 /etc/sysconfig/ 內的 網路設置工作稿件(Network setup script)。(參照 4.3.3 節) 至少在沒有用特殊修改的核心版本(Kernel version)下,在 ZIP 機中編譯任何 程式是相當慢的,所以我決定不安裝任何的發展軟體套件(Development package)。 基於空間的考量,我也選擇不安裝 X視窗系統。 稍後,我會試圖去掛上硬碟並建 立一個與 /usr 的符號連接(Symlink, Symbolic link),看看我是否可讓 X視窗運 作。 下面以安裝的順序列出我安裝的套件名單。 那些有打星號的表示從 Red Hat 的勘誤(Errata)中有更新。 在括弧中則是更新的套件號碼。 例如,NetKit-B-0.09-6 被更新到 NetKit-B-0.09-8,所以內容將是: *91) NetKit-B-0.09-6 (-8)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表是執行命令 rpm --root /iomega -qa 所產生) 1) setup-1.7-2 2) pamconfig-0.51-2 3) filesystem-1.3-1 4) MAKEDEV-2.2-9 5) adduser-1.7-1 6) libc-5.3.12-18 7) SysVinit-2.64-8 8) ash-0.2-8 9) at-2.9b-2 10) libtermcap-2.0.8-4 11) bash-1.14.7-1 12) bc-1.03-6 13) bdflush-1.5-5 14) cpio-2.4.2-4 15) cracklib-dicts-2.5-1 16) tmpwatch-1.2-1 17) crontabs-1.5-1 *18) db-1.85-10 (-11) 19) dev-2.5.1-1 20) diffutils-2.7-5 21) etcskel-1.3-1 22) file-3.22-5 23) fileutils-3.16-1 24) findutils-4.1-11 25) grep-2.0-5 26) groff-1.10-8 *27) ld.so-1.7.14-4 (-5) 28) getty_ps-2.0.7h-4 29) gzip-1.2.4-7 30) mingetty-0.9.4-3 *31) initscripts-2.92-1 (93-1) 32) ed-0.2-5 33) info-3.9-1 34) ncurses-1.9.9e-4 35) libg++-2.7.1.4-5 *36) pwdb-0.54-3 (-4) 37) rootfiles-1.5-1 *38) pam-0.57-2 (-4) 39) redhat-release-4.2-1 40) less-321-3 41) mount-2.5l-2 42) zlib-1.0.4-1 43) rpm-2.3.11-1 44) e2fsprogs-1.10-0 45) sysklogd-1.3-15 46) tar-1.11.8-11 47) passwd-0.50-7 48) gawk-3.0.2-1 49) gdbm-1.7.3-8 50) gpm-1.10-8 51) hdparm-3.1-2 52) kbd-0.91-9 53) slang-0.99.37-2 54) newt-0.8-1 55) kbdconfig-1.4-1 56) ncompress-4.2.4-7 *57) sh-utils-1.16-4 (-5) 58) procinfo-0.9-1 *59) logrotate-2.3-3 (4-1) 60) lilo-0.19-1 61) losetup-2.5l-2 62) linuxthreads-0.5-1 *63) mkinitrd-1.6-1 (7-1) 64) mailcap-1.0-3 *65) man-1.4h-5 (j-1) 66) mt-st-0.4-2 67) modules-2.0.0-5 68) mailx-5.5.kw-6 69) net-tools-1.32.alpha-2 70) procmail-3.10-10 71) procps-1.01-11 72) psmisc-11-4 73) quota-1.55-4 74) readline-2.0-10 75) sed-2.05-6 76) setconsole-1.0-1 77) sendmail-8.8.5-4 78) shadow-utils-960530-6 79) stat-1.5-5 80) tcsh-6.06-10 81) termcap-9.12.6-5 82) textutils-1.22-1 83) time-1.7-1 84) timeconfig-1.8-1 85) util-linux-2.5-38 86) vim-4.5-2 87) vixie-cron-3.0.1-14 88) which-1.0-5 89) zoneinfo-96i-4 90) tcp_wrappers-7.5-1 *91) NetKit-B-0.09-6 (-8) *92) lpr-0.18-1 (19-1) *93) bind-4.9.5p1-2 (9.6-1) *94) bind-utils-4.9.5p1-2 (9.6-1) *95) wu-ftpd-2.4.2b12-6 (b15-1) 96) anonftp-2.3-3 97) zip-2.1-1 98) unzip-5.12-5 99) statserial-1.1-7 100) minicom-1.75-2 101) lrzsz-0.12.14-1 102) dip-3.3.7o-9 103) ppp-2.2.0f-3 104) portmap-4.0-3 105) perl-5.003-8 *106) traceroute-1.0.4.4bsd-2 (1.4a5-1) *107) elm-2.4.25-7 (-8) 108) lynx-2.6-2 109) ncftp-2.3.0-5 110) pine-3.95-2 111) rdate-0.960923-1 112) apache-1.1.3-3 *113) nfs-server-2.2beta16-7 *114) nfs-server-clients-2.2beta16-7 (2.2beta16-8) (2.2beta16-8)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而且在安裝上面的全部後,我仍然剩下 32MB。 4.2.1.1. 更新; 勘誤 正如許多的 Red Hat 使用者知道,部分的套件可能被發現有一些安全漏洞,或 任何其他會引起爭論發生的問題。 基於這個理由,Red Hat給這些套件發行更 新。 我已經更新那些我安裝且有更新的套件,並且在上述的名單中標上星號。 請參考關於更新套件的Red Hat網頁: http://www.redhat.com/support/docs/rhl/rh42-errata-general.html --------------------------------------------------------------------- NOTE: 在你可以更新那些套件前,你將必須如 3.3.1.1 中描述一樣執行 ldconfig 。 ---------------------------------------------------------------------- 4.2.2. 如何在使用 rpm 而不用 glint 下安裝 在 rpm 中,使用 --root 選項去特定掛載目錄為安裝置的根目錄。 因為安裝前 (Preinstall)和安裝後(Postinstall)的執行稿(Script)基於不同的根目錄而無法 正確地被執行,我已發現有許多套件無法安裝。 所以使用 --noscripts 選項: ==> rpm --root /iomega -i --noscripts PACKAGE.i386.rpm 我肯定許多人會注意到,你會得到一個錯誤訊息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ailed to open /iomega/var/lib/rpm/packages.rpm error: cannot open /iomega/var/lib/rpm/packages.rpm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所以,只要建立 var/lib/rpm 的目錄: ==> mkdir /iomega/var; mkdir /iomega/var/lib; mkdir /iomega/var/lib/rpm 4.2.3. 那個先來, pamconfig 或 pam ? 假如任何人試圖安裝 pamconfig ,它將會抱怨關於 pam 的錯誤附屬性(Depen- dency)﹔當你再試著安裝 pam 抱怨關於 pamconfig 的錯誤附屬性! 這像雞生 蛋、蛋生雞問題一樣困擾我一陣子,但要感謝 --nodeps 這個旗幟,我們可以強 迫 pamconfig 被安裝; 除了 pamconfig 外,pam 另外有更多的錯誤附屬性。 ==> rpm --root /iomega -i --nodeps --noscripts pamconfig-0.51-2 4.3. 套件安裝後的問題 一旦所有的東西都安裝好後,不幸的是,這磁片並不是功能完整的,假如可以這 麼說的話。 我的意思是,假如你現在試著從軟磁開機的話,你將會沒有多少進 展。 一旦 init 試著開始,你將會得到兩個可愛的錯誤; 兩個執行稿被運行且 會抱怨找不到已經安裝的某些檔案。 4.3.1. 找不到 /etc/ld.so.cache 和 libc.so.5 的問題 假如你試著開機,你會得到兩個錯誤,第一個是 /etc/ld.so.cache 檔案失蹤, 第二個是抱怨找不到 libc.so.5 。 4.3.1.1. /etc/ld.so.cache 如許多讀者所提到,我以前的方法並不是如所說的會動。 為了建立這個檔案, 當 ZIP 磁片還掛載時,你將必須執行 ldconfig: ==> chroot /iomega; /sbin/ldconfig 感謝 Javier Rodriguez 的解答。 4.3.1.2. libc.so.5 為了解決找不到 lib 的問題,你將必須建立一個安裝執行稿應該做的符號聯結 (Symlink): ==> cd /iomega/lib; ln -s libc.so.5.3.12 libc.so.5 感謝 Darcy Boese 的解答。 4.3.2. 設定 root 的密碼 正如在 4.3.1.1 中執行 ldconfig 一樣,你可能也要為新系統改變或建立 root 的密碼: ==> chroot /iomega; passwd root 4.3.4. 安裝程式所建立的東西 ------------------------------------------------------------------ NOTE: 這是一個非常簡單的設定,一個我尚未能夠測試是否會工作的。 理 論上應該會,但請不要送我不會動的抱怨。 ------------------------------------------------------------------ 當我翻閱我的 Red Hat 4.2 光碟片時,我看到一些相當有趣的東西; 安裝程 式的原始程式碼。 我發現它在 /misc/src/install 和一個有用的 net.c 。 在裡面,我發現安裝程式執行時,建立的那些檔案。 大部分只是產生網路支 援(為什麼叫 net.c),即使你沒有網路卡,你仍然可用 localhost 當做網路 (加上 Apache 會抱怨無法決定主機名稱(hostname))。 這些檔案包含: /etc/hosts /etc/HOSTNAME /etc/resolv.conf /etc/sysconfig/network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0 (or any other network device you may have.) (或你可能有的其他網路裝置。) 4.3.4. 網路的設定 本文中,我需要有給我的 3COM 3c595 快速乙太網路卡的網路支援。 (這卡 在前幾個月中被用在另一部機器上。) 首先,我需要一個名字,且因我跑一個自己的 Name Server (這又是另一個 長故事),我定了這個名字: dash-dot.wig.org (我就是喜歡它的聲調。) 有 名稱且沒 IP 也是有點無意義的,所以我用了一個非網際網路保留可用 192.168.10.0 的網址,我的 Name Server 也用這個。 即使主機名稱通常 存在 /etc/HOSTNAME 中,Red Hat 會在 /etc/sysconfig/network 中檢查這個 名稱; 所以讓我們從那開始。 我的 /etc/sysconfig/network 的樣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ETWORKING=yes HOSTNAME=dash-dot DOMAINNAME=wig.org GATEWAY= GATEWAYDEV=eth0 NS1=192.168.10.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再來,基本上拷貝同樣的資料到 /etc/HOSTNAME,/etc/resolv.conf,和 /etc/hosts裡: /etc/HOSTNAM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ash-dot.wig.org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etc/resolv.conf: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search wig.org nameserver ns.wig.org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etc/host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7.0.0.1 localhost 192.168.10.99 dash-dot.wig.org dash-dot 192.168.10.7 ns.wig.org n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ed Hat 在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 的執行稿中設定所有的網路裝置。 任何網路的設定通常首先經由安裝程式建立,所以我必須手動建立這些設定檔。 它們全是由 ifcfg-xxx 開頭,其中 xxx 是 ifconfig 啟動的網路介面; 比如是 ppp0,eth0 等等。 在這個例子中,我必須建立一個叫 ifcfg-eth0 的檔案,內 容包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EVICE=eth0 ONBOOT=yes BOOTPROTO=none BROADCAST=192.168.10.255 NETWORK=192.168.10.0 NETMASK=255.255.255.0 IPADDR=192.168.10.99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後,現在為了讓這個會動,當還在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 的目 錄中時,執行: ==> ./ifup ifcfg-eth0 boot 假如介面被設成在開機('boot')時啟動,這將會啟動設立網路介面的執行稿。 更進一步的資訊,請參考 NET-3-HOWTO 的文件。 5. Slackware 2.2 的安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OTE: 這部分並未更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1. 需求 � . ZIP 磁片和機子 (很明顯) � . 有 ZIP 支援的核心(Kernel) � . ZIP HOWTO (推荐) � . 格式化的 1.44" HD 碟片 � . 一到兩個小時的時間 5.2. 安裝 好的,現在開始有趣的部分: 找出那些檔案需要在系統磁片上,和你想要(和能 塞進)那些套件在你的 ZIP 機裡。 我決定最簡單的開始方法是直接安裝 Slackware 到 ZIP 機中。 我決定這樣的 方法主要是因為 Slackware 是一個比 Red Hat 小的發行版,且它可能比較容易 除去我不想要的。 那個和無論如何我是用 Slackware 的發行版使它成了一個 明顯的選擇。 安裝 Slackware 到 ZIP 磁片中是簡單的,當 root 執行設定程式,和選擇 /iomega 為安裝的分區,設定 Slackware 來源的分區 (光碟,硬碟等等), 選擇 install 和隨著顯示行動。 5.3. 安裝那些東西 最難的部分是決定那些要加入,那些不要。明顯地,你將需要 'A' 系列(大約 8MB),其他就隨便你了。 我最後能把 Slackware 版縮小到令人尊敬的 70MB 安裝,其中包含了 gcc/g++, perl,X11R6(不是全部!),sendmail,線上文件(少去全部 development man pages,但包含所有的 HOWTO),和一些好東東,同時剩下大約 10MB 給使用者 檔案用。 6. 設立 /etc/fstab (共通於 Red Hat 和 Slackware 發行版) 在重開機前,最後一件需要做的是在將會成為根分區(root partition)上設立 fstab 檔案。 下面是你在 /iomega/etc/fstab 中最少的需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ev/sda1 / ext2 defaults 1 1 /dev/sda2 none swap sw none /proc proc defaults 1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存檔,用新做的開機磁片重開機和開始享受! (特別感謝 Mike 提醒我這非常重要且必要的步驟。 --- John) 7. Debian 的安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OTE: 本節的作者在 June 11, 1997 把這部分寄給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1. 需求 . 印表機埠的 ZIP 機和 ZIP 磁片 . 兩片 1.44MB 的空白磁片 . 一套完整的 Debian 安裝磁片 (假如你不記得如何製做這些磁片的話,複習 Debian 的安裝說明文件。) . 幾個小時的時間 7.2. 概論 在與 dpkg 博鬥了數小時後,我決定若修改 Debian 的 "Rescue" 磁片能夠辨認 ppa ZIP 機可能比較簡單。 這經證明是非常容易的。 你可以用這修改後的磁 片去進行正常的 Debian base system (基本系統)安裝。 一旦完成了基本系統 的安裝,你可以使用開機磁片(Boot disk)去啟動新的基本系統和用 dselect 完 成安裝程序。 為了要用這個技術,你必須要造兩個核心(Kernel) -- 一個有 ppa 和 初始 RAM disk 支援,另一個沒有 RAM disk 支援。 假如你願意的話,可跳過第二節中所有的步驟,而讓 Debian 的安裝程序負責為 你格式化 ZIP 磁片。 7.3. 建造修改的 Rescue disk Debian Rescue disk 是一種 SYSLINUX 式的開機磁片,其使用 DOS 格式化的磁 片和一個特殊的開機程式載入器(Boot loader)去避免載入 MSDOS。 這些磁片非 常容易修改去開發符合自己需求的開機設定。 Debian 的'boot-floppies'套件 包含有一組執行稿去自動執行建造開機磁片的程序。 然而,它是如此外的容易 ,我發現用手動的方式比較簡單。 這雖然有點偏離了 Debian 的精神,但我完 成了 :) 。 Rescue 磁片中的 'readme.txt' 檔案裡有簡略的說明。 7.3.1. 使用 dd (或是 DOS 中的 RAWRITE) 建造新的 Rescue disk 假如你不記得如何做的話,複習 Debian 的安裝文件。 7.3.2. 造一個有 ZIP ppa 支援的核心(Kernel) (如 3.3.1 的步驟)造一個有 ZIP ppa 支援的核心(Kernel),但也要規劃 RAM disk 和 initial RAM disk support(初始 RAM disk 支援)。 你也需要規劃 msdos, fat, minix, ext2fs, 和 procfs 檔案系統。 同時設立任何你想要在 ZIP 碟片上最終安裝的模組。 � 一旦核心(Kernel)規劃好後,用: ==> make dep; make clean ==> make bzImage 建造模組用: ==> make modules 你會在後來安裝這些(模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OTE: 確定你要用 'make bzImage'而不是 'make zImag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3.3. 掛上新的 Rescue disk ==> fdmount fd0 或 ==> mount /dev/fd0 /mnt 或 ==> whatever :) (隨便你) 7.3.4. 拷貝核心(Kernel image) 拷貝核心(Kernel image)(在 i386 的作業平台上,它位於 arch/i386/boot/bzImage) 到軟碟的 'linux'上。 7.3.5. 編輯 'rdev.sh' 執行稿(Script) 用你最喜歡的編輯器開啟位於 Rescue disk 上的 'rdev.sh' 執行稿(Script)。 修改最後一行: 由 --: 'rdev /mnt/linux /dev/ram0' 變成 --: 'rdev /mnt/linux /dev/sda1' 你也需要改變所有的 /mnt/linux 成正確的路徑(Path)。 因我掛載我的軟碟 在 /fd0 ,我必須改變 /mnt/linux 成 /fd0/linux 。 7.3.6. 執行修改後的 'rdev.sh' 執行稿(Script) ==> ./rdev.sh 7.4. 安裝基本系統到 ZIP 機 用修改的 Rescue disk 開機。 假如一切正常,你將會得到熟悉的 Debian 的 選單式的安裝過程,除了它現在認得你的 ppa ZIP 機。 像安裝系統到正常硬 碟一樣進行,但掛載 /dev/sda1 成根目錄裝置(root)和啟始 /dev/sda2 成 swap 。 有一個與標準安裝置過程不同的地方 -- 不要安裝或規化任可載入式的模組 (Loadable Module)。 你將會在稍後安裝你在步驟 7.3.2 中建造的模組(Module)。 7.5. 建造開機磁片(Boot disk) 你可以如步驟 3.3.1 到 3.3.2 一樣建造開機磁片,或你要的話,就使用 Debian 安裝過程的 "Create Boot Disk"(建造開機磁片) 的選項。 我喜歡第二個方法, 因為我可以得到另一片 SYSLINUX 開機磁片,這可讓我編輯一個可以表達自定的開 機磁片性質的問候訊息和輸入額外的核心參數(Kernel argument)。 你甚至可以 加入可經由功能鍵(Function key)取得的說明檔案(Help file)。 你稍後仍然可 以重建核心(Kernel)和手工修改這開機磁片去除 RAM disk 支援。 你的選擇。 7.6. 重新啟動系統 插入你的開機磁片並在安裝選單裡選擇 'Reboot'(重開機) 的選項。 7.7. 規劃基本身系統和完成安裝置程序 當系統重新開機後,你將會有一個在 ppa ZIP 機上緩慢但完全可工作的 Debian 基本安裝。 這時如正常安裝一樣進行。 我安裝了所有的普通的 Unix 工具, 附帶著文件集,make,gcc,函式庫和各種有用的檔案處理工具。 最後的結果是 一個非常強大的緊急開機系統,可讓我用來在緊急時解救任何我部門裡的系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OTE: 你至少將需要安裝 'make'去完全下一步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8. 安裝在步驟 7.3.2 中建造的模組(Module) 假如有在前一步驟安裝 make ,你應該可以掛上包含有你建造核心(Kernel)的硬碟 分區,cd (改變)到正確的目錄和執行 'make modules_install' 。 下面是我的 做法: ==> mount /dev/hda2 /mnt ==> cd /mnt/usr/src/linux ==> make modules_install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OTE: 如步驟 5 所說,你將不需要修改 /etc/fstab 檔案。 Debian 的安裝 過程已經處理了那部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後言 哎、喝! 在累積 31片 ZIP 碟片和一包 ZIP unleashed 電池之後,我下一個 實驗是試著讓我的筆記型電腦的 pcmcia 可工作。